尽管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,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。国土部不久前也表示,防止地价房价“滚雪球”式上涨。但是,对于一线楼市价格不断上涨,并没有调控新武器“亮剑”。
中国大型房地产商在2013年一开始就表现出了集体亢进的姿态。在刚刚过去的短短半个月时间里,多家开发巨头相继宣布了海外融资计划。对于此轮融资潮,不少业内人士称是企业为扩张而做资金储备。而且,多家大型房企调高了2013年销售目标。
在经过“史上最严”宏观调控之后,部分地区楼市似乎已经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1月18日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2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涨幅继续扩大。再如,今年广州大幅调高卖地收入预算,释放出楼市回暖信号。再加上开发商掀起融资潮、抢地潮,给人的印象是,一些地方的楼市要重新进入上涨周期。
并不是所有城市楼市进入上涨周期,不少三四线城市楼市进入泡沫化加剧或去泡沫化时期。比如,据报道,温州新建商品房比最高价时下跌百分之三四十;海南一些城市出现房价跳水现象。
换而言之,一线楼市和大型房企日子红红火火,而三四线楼市和中小房企则是另一番景象。今年,我们需要格外警惕一线楼市重演过去几年的疯狂行情:一方面是警惕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抬高地价;另一方面,警惕开发商和投机者哄抬房价。
从表面上来看,大型房企之所以能哄抬地价、房价,是因为开发商可以利用国内外融资环境利好获得大量资金,便于拿地。开发商多拿地有利于抑制房价上涨,但土地未必能及时转化为房屋供应。而且,大型房企集中融资、集中抢地,必然会推动地价上涨,而地价上涨则会影响到市场对房价的判断。
地方政府对地价、房价的影响,主要表现是,在土地财政驱使下,通过垄断出让权、控制供地量和供地节奏,使土地价格不断上涨,影响房价。比如,今年广州全市卖地收入计划逾475亿元,增长超过40%,收入和增幅预期较2012年均大幅回升。
大型房企同时也调高销售目标,比如,绿地集团近日公布,将加码房地产主业,销售目标计划增长30%以上;恒大集团将2013年合约销售目标调整为1000亿元,较2012年全年800亿元的销售目标上升25%。
很显然,在地方政府和大型房企获取大量利益的同时,地价、房价不可能处于低位。开发商要想实现销售目标,增加房屋供应量仅仅是一方面,主要是通过房价上涨来圆梦。地方政府实现卖地收入预算目标的路径,增加土地供应量只是一方面,主要还是通过提高土地溢价率来实现收入目标。
毫无疑问,大型房企集体亢进和地方政府卖地冲动,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地价、房价双双上扬。这不仅增加了购房人经济负担,同时还对楼市调控形成了很大压力。
尽管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,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。国土部不久前也表示,防止地价房价“滚雪球”式上涨。但是,对于一线楼市价格不断上涨,并没有调控新武器“亮剑”。而且,之前呼声极高的房产税“扩围”国税总局总会计师最近透露:房产税扩大试点方案还难出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