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2月10日,中国央行公布了1月份的金融数据,很显然中国的印钞机已经轰鸣的高速转起来了。
其中有多个关键指标创造了历史新高:
第一,1月社融规模创造史上第二高,新增近6万亿规模。
第二,人民币贷款规模创造历史上最高的单月记录,单月一共贷款出去了接近5万亿的规模。
第三,货币供应量M2一个月就新增了7万亿总量,12.6%的增速创下了自从2016年5月以来的新高。
很显然,如果按照目前的货币增速,到了2023年年底,中国的M2总量就会突破300万亿。
毕竟2022年一年货币总量就暴涨了28万亿,货币增速明显加快。
预计中国2023年的货币增量将是往年的2倍以上,可以说货币总量的增加速度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。
史上最大的印钞时期可能已经到了。
尤其是天量贷款,它又又又回来了:2022年1月份新增贷款是3.9万亿,2023年激增到了4.9万亿,整整提高了接近1万亿规模。
其中,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了4.68万亿元,这似乎说明企业已经准备开始要大力扩张生产了,全力拼经济的时期要开始了。
但是如果我们再看另外几组数据,就会发现可能我们有点“太乐观了”,经济总体情况还是“略有疲软”,还需要“再加一把火”:
第一,居民的消费热情和楼市还是“比较弱”。
1月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,其中中长期的房贷仅仅增加了2231亿元,这个数据比2022年同期整整少了5000亿。
这说明房地产销售还是太弱,居民“加杠杆预期”还是不足,大家对于买房还是在“持续观望”。
此外1月份的居民存款居然暴增了6.2万亿,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历史记录了,在过去短短13个月,居民存款已经新增了24万亿。
居民存款飙升,意味着钱没有去处,消费相对不足。当然也意味着如果楼市政策持续加码,房价将有充沛的后续资金支持。
这新增的24万亿存款一旦流入楼市,房价上涨几乎“没有悬念”。
银行里的钱真的太多了。
第二,企业的扩张生产欲望并不是很强,甚至有可能部分企业是在“借新还旧”,借新贷款去还旧贷款,从而导致贷款虚高。
1月份的M2增速是12.6%,而M1的增速只有6.7%,这种“剪刀差”虽然在缩小,但依然比较大。
M1代表着的是企业活期存款,它明显回升意味着:第一,企业回款不错;第二,企业把定期转为活期,想扩张的企业多了。
但是“剪刀差”还是比较大,说明虽然情况在转好,但力度还是“不太够”,可能有部分企业是在“借新还旧”,对于持续扩张生产,对于加大投资也在观望。
另外一个关键数据是1月份的PPI价格指数,依然是在同比环比都在负增长,PPI一般用来衡量生产原材料的价格涨幅。
PPI价格指数如果“上涨”,说明企业需求量大,扩张生产的需求大,PPI如果“下降”,则说明企业扩张需求偏弱。
所以从1月份的PPI价格指数走势看,对于企业的扩张生产,全力拼经济确实还需要“再加一把大火”。
“这一把大火”其实就是来自于需求,市场的需求可能偏弱了,需求弱,企业就肯定不敢“贸然投资”。
所以从1月份的金融数据看,目前中国的“钱”是非常足够的,不管是M2总量还是贷款额度,都已经创造了历史记录了。
甚至是居民存款,短短13个月已经新增了24万亿的“巨款”,这还是在部分已经“提前还贷”的背景下。
如果不允许“提前还贷”,估计居民存款还会更多。
钱实在是太多了,但大多都在银行里“趴着呢”。
“消费”和“需求”的偏弱,尤其是房地产销售,依然没有明显起色,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经济回暖的关键“掣肘”。
没有强劲的消费,没有楼市的明显回暖,企业就不敢“大力扩张”,钱再多,也只能在银行内部“空转”。
在目前这种“钱太多,但需求太软”的背景下,最好的救市方式就是“重启四万亿救市计划”,中国经济必将重回巅峰:
第一,加大房地产政策的放松力度,从目前的“大力支持刚需”过渡到“全力支持改善,甚至是多套房需求”。
要进一步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、调整二套房贷利率加点、调整限购套数、调整限购区域等。
甚至可以把“贷款人年龄加贷款期限”放宽80岁,支持退休老年人买房。
简单来说,房地产政策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,从支持“刚需”,可以进一步扩大到支持“改善”,甚至是“多套房”。
只有把楼市“加速拉起来”,市场需求才能稳定。
第二,加大“基建建设力度”,支持各大城市“加速建设新区新城”建设速度,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创造需求,鼓励企业扩张。
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2023年各地的“重大项目总投资额”已经超过了20万亿,年度投资额已经超过了3万亿。
银行里的存款实在是太多了,政府必须要想办法通过“基建和重大项目”的发债模式把钱拿出来“花掉”,不能再让“资金空转了”。
居民既然“不愿意花钱”,那就只能“政府来花”,同样可以创造市场需求,来刺激企业“扩张生产”和“扩大就业”。
所以综上所述,我们认为“新版四万亿救市计划”可能真的要来了,而且这一次的“规模”可能将远远超过“4万亿规模”。
一方面是持续加大“房地产救市政策力度”,不断刺激买房需求的爆发;而另一方面则是加大“重大项目和基建的建设规模”,不断创造需求,刺激企业扩张。
“四万亿救市计划”的两大支撑点,其实就是“房地产+基建”,这一轮的规模有可能将会更大,效果会更加明显。
免责声明:此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或网站,仅代表该媒体或网站观点,与岳阳房地产信息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相关问题,请立即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予以删除或者更改,保证您的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