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,会议提到,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,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、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城中村改造等“三大工程”。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,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
与去年相比,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内容相对不多,但分析人士指出,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努力企稳的短期形势和转型发展的长期背景,其涵盖的内容颇为丰富,信号意义也值得关注。
一方面,房地产与地方债务、中小金融机构一起,被置于“防风险”的工作大项下,这也是监管层连续两年将风险化解作为房地产工作的首要目标。其不仅紧扣当下房地产市场的形势,也体现出明年房地产调控的重点所在。
另一方面,“三大工程”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提出,此前亦在今年的多场高层会议上被提及,说明其正成为房地产领域新的投资发力点。在传统房地产业务面临中长期调整、楼市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,这有望为稳增长提供新的动力。
短期调整与长期支撑
在多数从业者看来,房地产业风险的蔓延,始于2021年下半年。当时,随着金融政策收紧,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受到影响,部分杠杆率偏高的房企开始出现债务违约。随着信心受到影响,市场交易也有所降温。
此后,监管部门多次在政策执行层面进行纠偏,各地也陆续出台稳楼市政策,对市场预期进行引导,市场调整不断深化,但始终难以进入稳步升温的轨道。
2023年以来,这种基本面并未改变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今年以来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继续保持同比负增长状态。进入下半年,商品房销售额也由正转负,且两者的降幅均持续扩大。同时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负增长,降幅不断扩大。在纳入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中,房价下跌已成为近期的主流。
有机构分析认为,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有可能降至约12万亿的水平,连续两年下降。且与2021年超过17万亿的峰值相比,差距明显。
表面上看,房地产风险的出现,在于去杠杆政策的刺激。但实际上,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,房地产本身也进入了调整期,表现为红利减退造成的市场支撑力不足,以及高杠杆模式的不可持续。
今年10月,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对房地产问题做了系统解读,不仅指出了市场调整的必然性,也对行业后续的发展动能进行了分析。
他表示,经过近20年的高速增长后,房地产出现调整是正常的。而且这种调整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,有利于结构优化,尤其是有利于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“所以现在的调整是有利于后期的发展。”
同时,房地产持续高质量发展,还是有很强的支撑的。一方面,当前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.2%,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7.7%。所以,城镇化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,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另一方面,虽然我国的房屋总量已经达到400亿平方米左右,但中小户型偏多,改善潜力较大。
他还指出,短期来看,房地产优化政策的作用正在持续释放,有积极的效应。但政策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,“毕竟房地产总体上处在一个调整阶段,所以后期还是要抓好政策的落实。”
楼市的新旧动能转换
监管层也意识到调整期的房地产风险化解问题。在202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,房地产就被置于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”的工作大项下。如今,化解风险再度成为主要任务,说明房地产风险已成为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。
对此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。这也是继一个多月前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,监管部门再次明确了房地产融资环节的“一视同仁”。
民营房企融资难于国央企,是房地产业长期存在的问题。有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现阶段,即便财务状况良好,且未出现债务违约,民营房企获得融资的难度仍然较大。少数可以获得融资的企业,成本也较高。
近段时间以来,金融机构密集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,传递出精准对接融资需求的信号。分析人士普遍认为,明年房地产的融资环境有望得到改善,这对于控制房地产风险大有裨益。
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,化解风险仍是2024年楼市政策的重要着力点,其措施将体现在推动实质性保交楼、企业自救和外部救助相结合、夯实企业自救的主体责任和地方的属地责任等方面。
此外,保障性住房建设、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城中村改造等“三大工程”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中,同样意义重大。
今年以来,“三大工程”已在多个重要会议中被提及,包括4月28日和7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,10月末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等。近期,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、部长倪虹和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、行长潘功胜也公开表达了对“三大工程”的重视。
李宇嘉表示,“三大工程”着眼于房地产长期健康运行与稳定增长,力图解决结构性问题、供需错配、需求断层等长期问题。其中,城中村改造,解决的是新市民、年轻人、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,主要是低成本的、职住平衡的配租型住房需求;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解决的是新时期对于居住生活安全的配套设施诉求;保障性住房解决的是户籍无房户、人才群体、工薪阶层的配售型保障需求,解决商品房需求断层的问题。本质上,新时期住建系统的“三大工程”,都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文章,以匹配需求,并与扩大房地产内需结合。
近年来,随着人口、土地、金融等红利的减弱,传统房地产发展的后续动力不足,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有所减弱。今年前10月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增长2.9%,同期的房地产开发则下降9.3%。从数据表现上看,房地产业的“支柱地位”正在弱化。
李宇嘉认为,房地产也正在面临新旧动能的转换,“三大工程”有望为稳增长提供新动能。且在这些领域,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政策支持。
至于房地产市场的走势,分析人士认为,短期调整的趋势仍将延续,但若政策能够顺利落地,随着预期的改善,市场有望在明年从筑底状态中走出。
免责声明:此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或网站,仅代表该媒体或网站观点,与岳阳房地产信息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相关问题,请立即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予以删除或者更改,保证您的权利。